1. 首页
  2. 新闻资讯
  3. 媒体关注

【中国民航报】科技创新 数字赋能——记浙江省机场集团全面打造通航产业“浙江样板”

2023-11-23

(本报通讯员 单继鹏)自2023年初以来,浙江省机场集团围绕民航局“两翼齐飞”发展理念,落实“打基础、谋布局、探路径,努力当好通航样板”发展方针,以“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通航科技创新、多业态发展、促进浙江民航整体发展等方面砥砺前行,取得了丰硕成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通航新篇章。

继往开来,探索远程塔台技术创新

近年来,乘着浙江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浙江省机场集团坚持“数智通航”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通航技术改革,特别是在远程塔台技术试点上走出了浙江的引领之路,取得了新突破。

自2019年集团开展远程塔台技术试点验证以来,该技术已为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提供远程指挥服务近950天、6700小时,成功指挥航空器起降43000余架次,稳定运行至今。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集团也在全省范围内推动该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交通、民生、应急、医疗等领域。目前,该技术已常态化为舟山嵊泗和枸杞等海岛直升机场以及浙一医院、浙二医院、邵逸夫医院等医院内起降点提供远程指挥服务,大大提高了海岛空中出行运载能力,积极推动全省“空中120”大平台建设。

“远程塔台技术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行业试点技术,但不管试点如何成功,终究要应用到行业内甚至推广到社会各领域才算真的成功,特别是行业外的领域。让大家从了解、清楚到接受该技术应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正为此积极努力。”该技术试点负责人、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总经理杨正如是说。

自今年初以来,随着远程塔台技术在省内的应用铺开,集团还有更大的战略目标——省内空管业务一体化。“目前,以浙江省机场集团为投资、管控主体的省内通用机场网络正在建成。我们将推动这一技术在省内通用机场的广泛应用,这样既能节省运行成本,有效解决空管人才短缺和引人留人难等问题,又能提高通用机场的整体运行效率。”杨正介绍。通用机场是第一步,集团还规划未来将该技术应用至支线机场。记者了解到,目前新疆、广东均在探索该技术在支线运输机场的应用;浙江省则另辟蹊径,走实践化道路,先行先试,将该技术成熟运用到通用机场,并且在谋划应用至支线运输机场的同时探索全省中小机场空管业务一体化路径。“这样的创新不会一帆风顺,随时将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敢于先行先试、敢于创新发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对浙江精神的最好诠释。”集团通航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义建说。丽水、嘉兴等支线运输机场正在建设中,浙江省机场集团将以丽水机场为试点,将远程塔台应用和管制业务一体化这张创新蓝图绘到底。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还将该技术带到了杭州亚运会现场,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在亚运保障期间,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通过远程塔台技术为平安亚运保驾护航,联合浙二医院、浙江警航、上海新空等单位开展大规模航空医疗救援应急演练,实现了淳安、桐庐、象山3个亚运医疗救援保障点的远程塔台监视数据实时传输,顺利保障建德本场新疆通航、重庆亚翔等航企的亚运赛事航拍航摄任务……

据悉,今年7月,浙江省机场集团受邀在世界人机交互国际学术会议上介绍了浙江远程塔台人因工效学评估研究成果;8月,通航远程塔台指挥技术应用项目在长三角地区3000多个创新技术项目中崭露头角,获得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暨第一届“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优秀奖、浙江赛区三等奖,也是浙江赛区唯一获奖的航空类项目。

砥砺深耕,打造飞行服务体系“浙江方案”

目前,全国各地的飞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多点开花,但浙江省是自民航局下发《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以来的先行者。早在2019年6月,浙江省机场集团就获得了民航局关于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批复。4年多来,浙江省机场集团围绕试点建设,先后建成了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浙江省低空气象服务中心、浙江省低空情报服务中心“低空三中心”以及低空通信监视网络、低空航线网络“低空两张网”,为全国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平台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浙江方案”。

“低空三中心”为全省低空飞行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于2019年12月建成投用,是浙江省唯一A类飞行服务站,也是全省“1+10”(1A10B)飞行服务体系布局规划的核心所在。作为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平台,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承担着为全省通航用户提供完善服务、为低空飞行保驾护航的宗旨和使命。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集团在2020年和2021年又分别建成省级低空气象和省级低空情报服务中心,使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具备飞行计划、航路监视、机场管制、航空气象和情报、告警和救援服务等功能低空飞行服务站的省份。“我们经过多年努力,走到今天不容易。飞行服务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但我们也想蹚出一条可收费的经营之路。目前,我们正探索为航企提供航路运行方面的个性化、定制化气象和情报服务,以此收取一定服务费,虽然对飞行服务总体运营成本来说杯水车薪、九牛一毛,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终归向经营理念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副总经理王征介绍道。据了解,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项目由浙江省机场集团负责投资建设。作为省属国企,其在承担社会责任、展现国企担当的同时,也面临着经营层面的巨大压力。这是企业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

“低空两张网”支撑全省低空飞行环境高效、安全。为破除通航“看不见、叫不到、管不住”的发展瓶颈,浙江又率先建设全省低空通信监视网络。浙江作为以山区为主的省份,要在全省合理布局通信监视设备更是难上加难。在对全省地貌进行全方位调研勘探后,集团选取了省内16个点,分别布设了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和甚高频(VHF)设备,今年上半年又利用已建的通信监视设备消除了3个站点的覆盖盲点,实现了省域内低空空域900米以上、重点区域50米以上的多源无缝监视与地空通信覆盖,并将信号引接至军方,让军民航都“看得见、叫得到、管得住”,浙江低空的“可视化”程度遥遥领先。在此基础上,浙江省沿民航航路又规划出“两横两纵”低空主干航路。“今年,我们将低空航线由26条增至32条,低空航线已覆盖省内已建成的所有通用机场和运输机场以及长三角地区的部分省外机场。此外,我们还同步运营建德至芜湖、横店的短途运输航班。”集团通航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义建说,“浙江的‘低空两张网’解决了省内通航‘飞得顺畅、飞得出去’的现实问题。”

锐意进取,实现产业发展提质创新

在通航产业布局上,集团坚持多元业态发展,在重视运行的同时,也聚焦非航业态开发及通航消费市场培育,尤其是在科普研学市场上“火力全开”。自去年以来,集团便在构建航空科普研学体系上下功夫,旨在通过航空科普研学活动,让更多孩子认识通航、走近通航、热爱通航,培养青少年的通航情结与情怀,培育通航未来。

今年5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集团成功被评为“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我们以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实现通航产业多元发展的重要载体,深挖多领域、多阶段、多群体的航空科普对象,以全流程形式组织航空主题科普研学活动。今年我们推出了一日研学、通航夏令营、亲子研学等多款产品,既满足不同层次青少年的求知欲,也激发了家长们对于航空文化的热情,有力推动了航空科普教育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高质量发展。”集团通航公司分管产业拓展的副总经理胡方三说。

据介绍,自今年初以来,集团下属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已接待保障研学青少年团队近3000人次;暑期共开展了5期航空科普夏令营活动,实现营收80万元,在不断提升“浙江通航科普研学”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通用机场经营,实现了影响力与效益双丰收。

今年6月,民航局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落实通用航空发展成效显著地方激励措施的意见》,浙江省通航发展成效获得了国家的充分肯定,并明确在“支持建设运输机场、支持开通国际航线”方面给予浙江额外的激励措施。“以通航促浙江民航整体发展”是对浙江铆足干劲发展通航产业最好的褒奖,也是浙江落实民航局“两翼齐飞”战略的最好证明。

“鹰击长空,当浩渺千里;远大前程,任天高云阔。通航是战略新兴产业,也是蓝海产业。我们对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也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多元发展及先行引领之路,充分发挥集团人才、功能、平台与专业优势,进一步打造通航产业的‘浙江样板’。”王义建说。